元宵節
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。在這個節日裡,吃元宵、看花燈是中國各地共同的風俗。
元宵也叫湯圓,是用糯米面做的,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。放在水裡煮熟以後,吃起來又香又甜。這一天吃元宵也有取吉利和祝賀一家人團圓的意思。
最有意思的是花燈。過去,每到元宵節的晚上,家家戶戶門前都有掛花燈的風俗,所以元宵節又叫「燈節」。尤其在農村,當月亮升起來的時候,村裡的青年男女手裡拿著各種花燈踩高蹺。他們化裝成民間故事中的各種人物,又唱戲,又跳舞。看花燈的人,手裡也拿著花燈。看上去,到處都是燈,熱鬧極了。
現在不少農村地區還保留著這些風俗。城市裡的燈節活動一般都在公園裡舉行。公園裡的湖面上,山上,到處是花燈,一個比一個漂亮,就像在舉行花燈藝術比賽一樣。這一天,很多人都早早地吃完晚飯就帶著孩子、老人去公園看花燈。
花燈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製作技術也越來越講究。各地的花燈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,深受群眾的歡迎和喜愛。
附件列表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法律、醫學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。
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,請 編輯
上一篇 俞敏洪:在北大開學典禮上的演講(節選) 下一篇 陳明:中國人請客吃飯